第(2/3)页 詹徽终还是没与顾正臣起冲突,顺势拱手:“督察院自不会给镇国公使绊子,我们也只是想确保移民过程中百姓少受点伤害,不至于出现人祸。” 顾正臣没解释。 移民涉及到山西全境,所有府州县都会被卷在其中,要完全整顿山西官场,别说几个月,就是两年也未必够用。 可现在,顾正臣没两年时间。 哪怕是部分官员自陈其罪,证据确凿,那山西布政使司就可以将这些官员一撸到底了吗? 若没有大移民,确实可以,没了知县,县丞顶上,没有县丞,主簿、典史顶上,总能维持地方吏治到新官上任。可大移民这就要展开了,没了知县,县丞能顶得上吗? 没了知县、现成,主簿、典史能顶上去吗? 不是说什么人,都能把握好局面,也不是说当过主簿、典史,那就能当知县。 就像是某位演员当大官,账都算不清楚,矿产协议该签还是需要签,土地该割还是需要割,到头来还要去人家门口被问一句,说谢谢没有哇…… 演员到大官是跨界,主簿、典史,那也没当过知县的经验,也属于跨界了,只不过这个界稍微小点,可办事的与拿主意的,毕竟是两类人,有些人擅长办事,可不擅长拿主意,不擅长操控全局。 这个时候官场地震,后续许多事都没办法开展。 缺口如此之多,朝廷不可能一下子补上来,尤其是距离太远,来回一趟四五个月过去了,太耽误事。 当然,顾正臣坚持暂时不处理那些官员的最主要的原因,还是因为布政使司、大同府、平阳府、太原府等最主要的岗位上,都有一批或换了一批干臣。 而这,才是稳住移民大局的支柱,也是主持大局的关键。 至于地方上的知县,总需要领命做事,不能太过放肆,尤其是布政使司、府衙一起发力盯着的时候。 另外,这些贪官污吏知道自己错了,这个时候需要给他们个机会“改过自新”、“将功赎罪”,这样办事才更卖力,执行政策才更彻底,不至于讨价还价,遇到困难就走不动了。 第(2/3)页